close
假日早上,來到龍山寺一帶附近的剝皮寮老街
剝皮寮曾經因為艋舺一片而聲名大噪
片子上映的那段時間,剝皮寮只要一到假日便擠滿了觀光客
隨著艋舺的下片,剝皮寮又回到原本的寧靜
剝皮寮是由紅磚搭起的一條小巷,位於現康定路173巷
是目前台北市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
老街的入口有著說明剝皮寮的名字由來
據傳是因為清朝時期運進杉木,在此剝去樹皮,因此這條巷子便稱之為剝皮寮
紅磚、木頭、水泥,是打造建築的唯三元素
牆上的彩繪,也是剝皮寮觀光客很愛取景的一點
剝皮寮的上午十分寧靜,沒有特殊的喧囂
不知道如果還原至清朝的時代,這裡會是怎樣的光景
剝皮寮除了保留老街的原貌外,現今也成為藝文中心
有許多藝文特展會舉辦在這裡的舊房子裡
這天看的,是紙製的家具、燈具,是由台灣科技大學工商設計系展出的
另一個展覽忘了是哪個單位的了
展區由一樓延伸至三樓,有許多互動式的展覽方式
走出剝皮寮小巷,在外圍也有著濃濃的復古風味
剝皮寮是個很復古的地方
每次前往龍山寺都會想去走他一遭
除了來點小小的時光倒轉之外
有時也會看到很不錯的免費展覽
推薦給大家:)
全站熱搜